不良率压力下 银行如何用AI技术加强风控
在网贷行业爆雷、现金贷乱象整治的大环境下,部分已经公布信用卡贷款坏账率的银行数据显示,不良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涨。
以信用卡发卡行中备受用户肯定的招商银行为例,6月27日,招商银行副行长王良在该行股东大会上表示,今年一季度信用卡的不良贷款率仍呈上升势头,招行信用卡不良贷款率目前达到1.4%,较去年底上升了20多个BP,“因此,我们对信用卡的风险状况还是审慎地对待。”
2018年,整体银行业信用卡不良率达1.8%左右,与2017年相比呈现快速上升势头。对当前的信用卡发卡行来说,借助技术的突破,不仅可以精准定位到风险客户,同样可以通过控制额度的方式,降低不断攀升的不良率,算是一个一举两得的手段。
不过银行通过技术手段升级风控,是不是一个成本很高,难度很大的事情呢?
随着软硬件和算法的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银行在风控方面引入了AI,优质算法的出现,不仅可以降低风险出现的频率,更加可以为优质客户带来更好的服务。
以往,银行在下卡提额方面主要看几个硬性指标,但伴随着AI技术的出现,数据的关联性成为了验证指标准确度的基础。
在不久前举办的平安集团首届智慧生态大会上,平安银行对AI智慧授信进行了介绍,这也让我们对未来银行的技术升级路线,可以进行预判。
平安银行对AI智慧授信,用了“毫秒级智慧授信 千人千面预判用户需求”的描述,该业务结合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利用数万变量参与决策形成第五代智能模型群,分析海量客户的偏好和需求,在客户交易的瞬间实时智能预判是否授信。
通过千人千面毫秒级授信决策,及时为客户匹配提供最优授信服务,满足用户当笔交易对额度的需求及未来可预见的消费需求,提升客户体验。据悉,这是行业内首家能够做到毫秒级实时响应,在交易瞬间完成授信的银行。
AI智慧授信打破了传统信用卡提额的被动服务模式,在实际消费场景中主动识别用户额度需求。在客户产生实际消费却额度不足时,无感知地主动满足客户额度需求,调额后再以短信(或APP)通知用户交易情况及额度变化,以创新的个性化服务来满足每个用户的消费需求。
而基于AI智慧授信,平安银行升级了发卡流程,实现了场景化即时发卡,“一键即享”,着力解决用户想用卡时还没有卡的问题。一键即享改变了信用卡行业发卡流程繁、时间久的痛点,仅需5分钟就能完成“申请-审批-发卡-激活-消费”全流程。
不同于业内其他发卡业务未延续到客户消费环节,平安信用卡一键即享以确认消费现场(如餐饮商户、零售门店、商场等)为着手点,通过大数据AI精准定位消费场景,构建“消费者+银行+商户/消费场景”的线上线下服务闭环,提升用户粘性,满足客户多维且丰富的消费需求。
在当前移动化、数字化、开放互联的时代背景下,金融与科技逐步融合。金融科技不仅在改变着银行业的发展模式,也在改变着用户习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对于银行信用卡来说,只有拥抱前沿技术,优化客户体验、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才能突破自我,实现转型升级。
信用卡发卡行在技术上的进步从未停歇,此前农行也宣布百度合作共建“农行金融大脑”,内部的积分记账上,技术人员已经采用区块链技术。与华为的云计算合作业务,目前前期的开发测试已经基本完成,为全农行的技术使用已经做好技术储备。
而早在2017年,拥抱金融科技的浦发银行就曾表示过 “我们科技部招人不限量,”风控方面建立起7×24小时的企业级反欺诈系统,涵盖了线上线下全渠道,嵌入各类金融应用场景,从多维度对用户异常交易行为进行诊断和处理,实现对高风险交易的实时拦截,欺诈损失率控制在低于百万分之一的水平。
数据显示,2018年末我国信用卡(包括借贷合一卡)累计发卡数量达到6.86亿张,同比增速16.7%,较17年有所放缓;未偿信贷余额6.85万亿元,同比增速约为23%,授信总额15.4万亿元,同比增长23.4%。信用卡业务在个贷业务中比重在上升。
信用卡逾期问题,添加微信号:
回复“信用卡逾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