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不盲目追求发卡量 转而利用金融科技提升风控
从银行今年对信用卡权益的调整上来看,可以看到在信用卡方面,银行的投入开始逐步走低。面对蓬勃发展的信用卡市场,相比于此前一直备受关注的发卡量来说,如何控制不良率,避免逾期、恶意欠款等坏账,成为了2019年银行关注的重点。
根据央行发布2018年第四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788.61亿元,占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的1.16%,占比较上季度末下降0.18个百分点。
在刚刚发布的《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蓝皮书(2019)》显示,信用卡未偿信贷总额6.85万亿元,同比增长23.2%;损失率为1.27%,较上年上升10BP。
银行卡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光大银行副行长武健认为“2018年银行卡产业继续持稳向好,整体风险平稳可控,累计发卡和交易规模持续增长;受理环境不断优化,境外受理国家和地区持续增加;支付更加活跃便捷,对消费的支持和拉动作用日益主动、全面。”
新技术在风控方面的引入上,也有不少银行走在了前列。早在2017年,广发银行信用卡率先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在完善大数据平台的基础上,开发出了实时风控首笔反欺诈模型,并于2018年全面投入应用。
据介绍,广发银行的风控模型将识别异常交易的速度缩短到‘毫秒’,可以说在欺诈交易发生同时就能够做出判断,直接拦截异常交易。
数据统计,广发银行在首笔拦截的准确率提高了4倍,2018年拦截上百万的首笔欺诈损失。依靠全新风控系统的引入,广发信用卡2018年末不良率为1.3%,较年初下降0.27%,这也是广发信用卡不良率连续第三年下降。
而在此前大规模依靠线上发卡导致不良率出现提升的浦发银行,在风控方面也与互联网公司展开合作,2018年2月,浦发·百度深度学习实验室正式揭牌,双方深入合作、协同共建深度学习平台。
双方的合作重点针对智能营销场景和智能风控场景开展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创新合作;并在智能交互场景内加强协作,在相互探讨建立语义知识库和智能解析的同时,探索智能交互新模式。
除了与互联网公司展开合作之外,一些金融智能实时风控企业也受到了银行的认可。邦盛科技与中信银行在风控反欺诈建设方面达成合作,利用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核心技术,开发机器学习引擎及反欺诈模型,结合可视化关系图谱分析等技术,将欺诈风险控制技术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将传统的专家规则实现了升级。
提升风控水平,降低权益投入,银行在信用卡业务上一进一出的调整,表面上是控成本的表现,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受到第三方支付的冲击不得不考虑精细化运营。
银行的信用卡业务目前面临的挑战,也如同电信运营在3G普及后遇到的管道化的困局一样。摆脱不良率,实现信用卡业务的良性发展,也是本轮银行调整的目的所在。
信用卡逾期问题,添加微信号:
回复“信用卡逾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