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与信用卡之间的“情仇”
很多银行信用卡会在高校开学时来高校为新生提供储蓄卡激活服务同时会提供办理大学生信用卡项目。
早在2004年广东发展银行开创了我国大学生信用卡的先河。此后几年,多家银行在大学校园市场发力,相继推出大学生信用卡业务。
随着持卡人数攀升,风险控制不够,大学生逾期还款率不断上升,风险凸显。2009年部分银行叫停大学生信用卡业务。
2009年6月,《关于进一步规范信用卡业务的通知银监发》就已经提出:银行业金融机构应遵循审慎原则向学生发放信用卡。禁止向未满18周岁的学生发放信用卡(附属卡除外),对于符合年龄等条件的大学生,要求必须落实第二还款来源。
提供现金分期及互联网金融服务的中小型贷款公司及时补位,但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具有高利贷性质的“校园贷”,各种裸贷、校园贷事件发生。于是2017年监管部门第二次禁止了“校园贷”。
2017年5月,《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提出:要求银行应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开发高校助学、培训、消费、创业等金融产品,向大学生提供定制化、规范化的金融服务,合理设置信贷额度和利率,提高大学生校园信贷服务质效,畅通正规、阳光的校园信贷服务渠道。
经过几年发展完善,银行已建立起风险控制机制,充实了开展大学生信用卡业务的条件。多家公司争相推出大学生信用卡业务,争夺大学生市场。据不完全统计,有关信用卡种已达近百种,而且各有特色。
今年2021年3月,《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提出: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放贷行为,严格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风险管理。各地方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和各银保监局要在前期网贷机构校园贷整治工作的基础上,将小额贷款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各类放贷机构纳入整治范畴,综合运用网站监测、资金监测、现场检查、数据分析等各类手段,进一步加强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业务的监督检查和排查力度。同时,加大对非法放贷机构的排查和打击力度。
信用卡逾期问题,添加微信号:
回复“信用卡逾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