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银行强化科技赋能 打造信用卡数字驱动经营闭环
在场景、服务和技术推动业务发展的时代,数字化一直是各行各业的热门词汇。去年爆发的新冠疫情加速了全球数字化进程。如何在规范化的疫情预防和控制中实现可持续和高质量的发展?
面对疫情的大考验,兴业银行加强了科技赋能,全面加速了数字化转型,并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打造了闭环信用卡数字化驱动的运营方式,客户服务质量显着提高。截至2020年末,该行共发行信用卡5662万张,“好兴动”APP的注册用户同比增长66%。
一站式数字商务平台引领一揽子金融服务
经过多年的准备,2019年7月,兴业银行信用卡一站式大数据开发与应用平台-数字商务服务平台正式启动,也被称为“兴司南”。兴业银行将该平台比作可以指导方向的“兴思南”,从客户体验的角度展示了其通过平台创新和技术创新来引领业务发展的决心。
据介绍,“兴思南”是基于大数据技术,以场景标签、分布式架构和流数据处理为主流,具有全球数据资产、多维智能客户标签、灵活的自助服务人群选择、快速敏捷效果分析和其他六项主要功能,以数据为中心构建闭环服务。
“兴司南”采用批处理数据对接和API(应用程序接口)技术,从多个内部和外部系统(例如,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反洗钱系统、移动客户端、信用卡系统)检索数据源。兴业银行技术人员可以在此处完成一站式数据开发、数据安全管理、数据调度和监控;业务人员还可以使用智能算法,智能决策和其他人工智能技术根据业务需要快速完成数据部署,以支持智能、场景化的业务模型为实现数千人的个性化服务奠定了基础。
具有多种服务场景的多维客户肖像对接
当前,面对移动互联网时代激烈的市场竞争,金融机构继续吸引用户的关键在于,充分调动卓越的数据资源来进行标记和基于场景的操作。
兴业银行根据客户需求和经验重塑业务,结合多年的信用卡业务经验,构建了一个多维客户标签系统,涵盖了四个类别(客户、账户、卡片、场景)中的近1,500个标签。根据不同的客户标签,全面探索客户旅程各个阶段的客户需求,例如客户获取,保留和提升,并制定个性化服务内容以实现精确的覆盖范围。
不仅如此,“兴司南”还具有内置的业务渠道自我配置功能,可以自动生成可追溯,可测量和可优化的接触点实时营销策略,并快速构建个性化的营销活动方案。客户画像和服务场景无缝连接,以加深客户体验。
随着数字化能力的不断增强,兴业银行信用卡“兴司南”系统已在全国许多分支机构逐步普及。截至2020年底,“兴司南”已实施了1000多种业务战略,其中在所有分支机构已启动了近300项业务战略。利用分行对本地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并结合数字平台的战略支持,为信用卡客户提供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已经打开。
全过程动态服务带来全方位的客户体验
面对复杂多变的消费市场和客户需求,兴业银行对传统的单向信用卡营销方法不满意,而是更加关注客户资料的优化和卡的反馈。加载到“兴司南”平台上的可视化分析模块提供了许多分析方法和数据显示表。业务人员可以实时跟踪影响,进行行为和效果分析并校准策略,填写业务断点,并确保用户体验性的连续性。
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两年中,兴业银行的信用卡数字工具家族增加了一些新成员,例如“好兴动”生活服务工具、活动配置工具和消息中心,这是该银行努力的目标。
“好兴动”生活服务工具主要负责向客户交付大量优惠券。目前,有30多个分支机构可以根据客户的喜好准确,灵活地配置目标优惠券。“好兴动”活动配置工具负责活动的包装,到2020年累计上架了200多项信用卡活动,大大增加了客户的参与度;“好兴动”消息中心负责与用户进行联系和沟通,并已将数以亿计的不同内容的福利活动推向了客户,成为银行主动获取信用卡的重要渠道。
这些数字操作工具经过迭代优化,相互交织并快速相互连接,共同为移动场景提供服务,并为客户带来全方位的动态用户体验。
2021年是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实施的最后一年,银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已进入深水区。对于兴业银行信用卡而言,以“兴司南”为代表的数字系统是其“智慧银行”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其角逐后疫情时代、营造前沿客户服务生态的重要依托。面对加速分化的市场格局,兴业银行将不断强化信用卡系统互联互通,夯实科技基础,为持卡客户提供更加贴心、更加智能、体验更佳的金融服务。
信用卡逾期问题,添加微信号:
回复“信用卡逾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