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信用卡上市后首份年报究竟如何?
正值业绩大考期关口,金融科技领域捷报频传,与2018年的市场画风呈现出两极表现。而作为国内最大的信用卡管理平台,51信用卡也在近日发布了上市后的首份年报。
随即第二个交易日早盘跳空高开,迅速拉升至高点,最高涨超30%,并一路领涨板块,截至收盘,报收6.2港元,涨幅达14.6%。年初至今,股价更是涨超42%,反弹明显。
2018年注定是可以载入史册的一年。行业面临政策趋紧、流动性收缩,并且伴随宏观经济下行,对于整个行业而言是风雨飘摇的一年。而正是在这样背景中,51信用卡仍能取得不俗的表现。
一、营收逆势大涨,连续三年保持增长态势
报告期内,营收由2017年的22.69亿元增至2018年的28.12亿元,同比增长24%。净利润21.69亿元,相比2017年净亏损13.79亿元,实现大幅扭亏。
二、三大支柱业务齐发力,用户规模持续扩大
51信用卡以信用卡管理为切入点,逐渐衍生为涵盖个人信用管理服务、信用卡科技服务、线上信贷撮合服务三大板块的生态系统。
1) 用户规模及质量持续提升
51信用卡管家注册用户数由2017年末的6200万增至2018年末的7590万,同比增长22.4%。相应地,销售及营销开支却与2017年基本持平,反映出公司在获客端的成本领先优势。51信用卡累计管卡数量由2017年的1.06亿增至2018年末的1.23亿,同比增长15.7%。
同时,公司表示在2018年下半年缩减了还款奖励,仍在全年实现信用卡及其他账单还款交易规模高达187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1.6%,反映出用户的高粘性。
2) 三大业务齐发力,信用卡科技服务迅猛增长
信贷撮合服务业务在逆势背景下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期内贡献收入20.56亿元,同比增长26.3%。公司表示,由于面临监管趋严、行业风险集中释放以及宏观经济波动的外部环境,公司采取了更为谨慎和稳健的策略,更加专注于服务信用卡人群,并不断提高风控能力。
而拆分贷款产品来看,2018年末针对信用卡人群的贷款规模达204.57亿元,占比81.8%,相比2017年的64.5%有明显提升。与此同时,2018年末借款人中信用卡人群占比53%,相比2017年的31%也有明显上升。
值得关注的是,公司目前的信用卡注册用户数达7590万,而且还在快速增长,而目前的信用卡借款人群的规模仅100万不到,渗透率才1%左右,也就意味着这块业务的增长空间还是很大的。
信用卡科技服务业务增长迅猛。期内贡献收入2.5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2.1%,呈快速增长态势。2015-2018年,信用卡科技服务费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超过78%。
公司表示主要系用户规模的持续增长及合作银行数量的增加所推动。此外,公司通过联名信用卡产品向商业银行提供的高增值科技服务亦大幅增长。
年报显示,2018年末转介信用卡数量达到270万张,同比增加28.6%。而信用卡科技服务的合作银行数量达24家,同比增长26.3%。伴随业务规模的持续扩大,信用卡科技服务望成为重要的增长引擎。
信贷介绍服务业务贡献2.03亿元,同比增长7.3%。公司表示主要受用户需求的持续增长所拉动。
3) 来自机构的资金比例持续提升,资金来源多样化
2018年上半年约8.5%的资金来源于机构,其余来自于“51人品”投资者。而下半年来自机构的资金占比达到19.1%,约80.9%资金来自于“51人品”投资者。其中,2018年12月来自机构的资金占比达到26.3%,73.7%的来自于“51人品”投资者。
公司自2018年4月成功取得融资担保许可证,自2018年第二季度起逐步恢复各机构融资伙伴(包括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以及信托等)的合作。2018年末,公司已从各类融资机构
取得合计超过100亿元的信贷额度。公司预期来自机构的资金占比将会进一步提升,资金来源多样化。
此外,上市公司的地位带来除了增加品牌及产品背书之外,更为灵活的资金配置,获得进一步优化资金结构的优势。
4) 加大对大数据及AI技术投入力度,运营效率有所提升
在推动用户持续增长,技术作为底层支撑,也是功不可没,并且公司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投入力度。2018年研发开支达3.29亿元,占总收入比重达11.7%,相比2017年有所上升。与此同时,据公司业绩发布会,公司经调整运营成本自2018年下半年开始呈下降趋势,反映运营效率得到提升。
公司在2018年自主研发并上线“费马”和“光锥”两套技术解决方案,分别针对智能营销以及大数据风控等运营环节进行升级,来提升运营效率并开发新的业务机会。
据悉,“费马”这套方案将将通过预测及把握用户全生命周期的需求,来创造高频的服务与产品,延伸服务链条,实现用户价值最大化。而“光锥”旨在提高风控水平,相比传统金融机构3~6个月的模型迭代周期,这套大数据解决方案可在3~15天内即完成较复杂的风控模型从变量开发到上线的全过程。
公司也表示,持续科技投入,利用大数据提升运营能力将成为公司未来发展重点方向之一,预期运营效率将会有持续地提升。
三、资产质量总体趋于稳定,合规适应性强
2018年12月《关于做好网贷机构分类处置和风险防范工作的意见》(简称“175号文”)出台,要求对P2P网贷机构进行分类处置,除部分严格合规及具有一定规模的在营机构外,其余机构都要进行良性退出。
据年报显示,“51人品”平台于2018年9月率先完成了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数据报送系统的数据对接和报送工作,满足监管要求并提升信息披露透明度。同时,“51人品”平台已按照监管要求顺利完成自查,目前合规备案进展总体顺利。
小结
2018年收缩区间,51信用卡整体业绩表现仍然强劲,反映出公司领先的市场地位及极强的合规适应性。三大支柱业务持续增长,仍然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值得一提的是,信用卡科技服务保持迅猛的增长势头,正成为重要的业绩驱动引擎。
另外,公司的资金结构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趋向多元化,而作为上市公司,也为资金结构的优化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而且公司在近期先后被正式纳入恒生综合指数,并入选恒生港股通指数、恒生港股通中小型股指数、恒生港股通小型股指数、恒生港股通中国内地公司指数、恒生港股通非AH股公司指数等主题指数,以及港股通阵营。也意味着将获得包括内地及境外市场在内的更多的投资者的关注及认可,带来更高的流动性。
笔者研究推测,公司未来的增长逻辑或来自于以下三方面:
首先,信用卡渗透率在持续提升,是公司业务发展基础支撑。央行数据显示,中国信用卡数量由2017年5.88亿张增至6.86亿张,同比增长16.7%。中国信用卡的渗透率在持续提升,推动用户基础扩大和业务发展。
第二,行业经过洗牌后,风险集中出清,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也将带动公司这样的头部公司的市场份额的进一步扩大。
第三,基于自身的用户规模及质量地持续提升,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推动获利能力持续提升。
另外,公司对于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方面的持续投入,将推动公司整体业务运营效率的提升,进一步改善基本面,为拓展新的业务机会提供长足的空间。
总体而言,2018年经历了大洗牌的阶段,本质也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经济从此前的重点靠量驱动,向质量并重的方向转型。而行业在政策的推进下逐步进入合规良性的健康发展航道,良币迎来回归,像51信用卡这样拥有独特的业务模式、且具备庞大的用户基础的领先合规企业,也将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公司的静态PE 为2.8倍,PB不到2倍,在手现金12.06亿元,2015年至2018年近四年的收入年均复合增速高达215%。综合考虑,公司当下的估值水平存在明显被低估。伴随行业进入良性发展通道,公司的价值将获重估。
信用卡逾期问题,添加微信号:
回复“信用卡逾期”
相关推荐: